小编发现不少考生误以为考香港注册会计师(HKICPA)要"从头苦战十门课",但实际上,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只需考两门科目+一门综合测试即可,省时省力!本文梳理了四类人群的免试资格、免科数量及备考策略,帮助新手快速避坑。
![]()
一、2025年HKICPA可免考多少人?
HKICPA的免试政策覆盖国内、国际证书及学历背景,根据衔接规则可分为以下四类:
1.持有中国CPA(CICPA)证书的人
根据香港与内地资格互认协议,CICPA全科通过者可申请:
基础阶段10科全免
专业阶段3科免考(M111213)
仅需通过M14(税法)+Capstone(综合测试)。若熟悉香港税法,最快半年内可完成全部考试,仅复习两科。
2.拥有海外国别CPA证书的人
如持美国CPA(AICPA)、澳洲CPA等资格的考生,根据双边互认协议可豁免:
基础阶段8-10科
专业阶段2科(需结合具体国家政策)
需自行完成的科目包括:M14(香港税法)+M13(企业鉴证)等,这类考生需注意官网更新的豁免清单(每年6月、12月调整)。
3.港校会计本硕毕业生
香港本地院校会计相关专业学生(如港大、港科大等)在毕业五年内报考,极大可能豁免:
基础阶段全部课程(M1-M10)
仅需考**M11-M14(四科)**中的两门选修+Capstone。但根据在校课程与QP(资格课程)的匹配度,部分人可进一步减免至两科。
4.完成特定协会课程转考的人
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(HKICPA)认证的衔接课程(如HKIAAT或PBE),通过考核后最多减免基础阶段8科+专业阶段2科。例如财会硕士生通过衔接课,可能只用考两门核心科目(如税法、审计)。
二、如何确认自己的免考资格?
登录HKICPA官网→点击"资格评估(Education Assessment)",提交以下材料:
学历证书(中英文官方翻译件)
职业资格证明(如CICPA、AICPA编号)
详细课程大纲(导师签字确认,证明与QP课程重合度)
审核周期通常3-6个月,建议提前预留时间。注意:2025年申请材料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(6月考季)和5月31日(12月考季)。
三、免考两门后,如何高效备考?
案例一:税务实务薄弱的CICPA考生
若仅剩M14(香港税法)和Capstone,建议:
10-12周集中攻税法:精读《税务条例(香港)》第8、49、50章(法人税、薪俸税)、DIPN(税务指引),配合香港税务局官网案例训练实务技能。
Capstone押题法:近三年真题中跨境并购税务筹划和香港国际税务协定出现频率最高,可针对性模拟。
案例二:国际证书转考群体
在豁免后需补考企业鉴证或税法的情况下:
下载公会提供的《考试资源包(Exam Resource Kit)》,重点学习**HKSA 240(审计抽样)、HKSA 550(关联方)**等实务准则。
参加线上Workshop(2000港币/科),由考官解析2025年新增考点(如ESG披露对鉴证的影响)。25
学习工具推荐:
官网题库:免费下载近5年真题(建议50%时间用于拆解答案框架)。
索引笔记:M14开卷考试允许携带个人整理的税务差异对照表、税率速查手册。
2025年考HKICPA,"两门通关"并非空谈。CICPA持证人、国际资格转考者、港校会计专业生及衔接课学员均可大幅减免科目,建议提前半年准备资格评估材料,锁定免考红利用最短时间持证。关注官网豁免政策更新,灵活调整备考计划,轻松解锁香港审计签字权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