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KICPA考试是全英文进行的,包括笔试和工作坊环节均需使用英语作答。对于计划报考的考生来说,是否具备足够的英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备考效率和考试结果。为了让考生们更清晰地了解HKICPA的英语要求及应对策略,小编将从考试语言设置、过关技巧、高效备考方案三大方向展开说明,助力考生攻克语言关,顺利通关!

一、HKICPA考试用英语考哪些内容?
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(HKICPA)的规定,所有考试阶段均采用全英文命题,主要涉及以下三类场景:
笔试环节
基础科目:如M1(会计)至M5(信息管理)的闭卷考试,100%为英文选择题,侧重基础概念。
专业科目:如M12(企业财务)等开卷考试,需用英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,重点在于逻辑性表述。
工作坊(Workshop)
考生需参与小组讨论(可用粤语或普通话交流),但最终汇报必须用英语展示解决方案,评估逻辑思维与口语能力。
综合考试(Capstone)
需在4小时内完成全英文商业案例策划书,包含战略分析、风险管理等模块,考察专业术语应用深度。
注:虽然部分讨论允许中文辅助,但正式考试环节必须英语答题。长期习惯中文表达的考生需提前训练写作及口语能力。
二、英语不好能通过HKICPA考试吗?
即使英语水平一般,只要掌握核心技巧,通过考试完全可行。从近5年考生反馈看,通过率稳定在50%-60%,远高于内地CPA。关键策略如下:
聚焦专业词汇
考试不考查日常英语语法,重点记忆约500个高频会计术语(如Deferred Tax/Accrual Basis)。通过真题整理高频词表,结合例句背诵效率更高。
套用答题模板
HKICPA的论述题答案有固定结构。例如财务分析题可参考“Define Issue→Apply Standards→Conclude Recommendation”三段式模板,减少语言组织压力。
利用开卷优势
专业阶段及以上允许携带纸质资料。提前在教材上标注章节重点,用便利贴建立索引标签,确保考试时3秒定位知识点。
工具辅助突击
英文写作薄弱者可借助Grammarly检查语法错误,或用Quizlet制作术语闪卡强化记忆。每天投入30分钟专项训练,2个月即可显著提升。
三、如何制定HKICPA英语备考计划?
针对不同英语基础的考生,建议分梯度设计备考周期:
基础阶段(0-3个月)
目标:掌握80%核心词汇+熟悉题型
每日背20个专业词汇,结合真题例句理解用法。
精读M6-M9科目教材,划出常考概念并中英对照标注。
强化阶段(4-6个月)
目标:提升答题速度+建立逻辑框架
每周完成1套真题限时模拟,归纳答案关键词汇库。
参加线上Workshop演练,录制英文汇报并复盘改进。
冲刺阶段(7-9个月)
目标:全真模拟+查漏补缺
使用公会发布的模拟卷(Past Papers),重点训练4小时综合考试时间分配。
整理错题本,针对性强化得分率低于60%的模块。
以上是【2025年HKICPA是全英文考试吗?考试内容大解析】的详细说明。如需了解HKICPA考试最新政策及报考相关信息,敬请访问中国HKICPA考试网!我们为您精心准备了包括报名指引、考试日程、费用明细及证书申领在内的全方位服务。中国HKICPA考试网将全程为您提供专业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