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注册会计师(HKICPA)考试作为国际认可的专业会计资格认证,其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备受关注。小编将详细介绍HKICPA考试的科目数量、具体内容以及备考策略,帮助考生高效规划学习路径。

HKICPA考试包含多少门科目?
HKICPA考试共设15门科目,分为三个阶段。基础阶段包含10门核心课程(M1-M10),涵盖会计基础、管理会计、经济学等基础知识;专业阶段设置4门高阶课程(M11-M14),包括财务报告、企业财务等专业内容;顶点阶段为1门综合测试(Capstone),全面检验考生综合能力。2025年HKICPA考试结构有所调整,基础阶段科目M1-M5考试时长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45分钟,题型改为100%选择题。专业阶段新增数字化审计内容,占比达15%。Capstone综合测试引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,更加贴近实务需求。考生可根据学历背景申请科目豁免。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最多可豁免10门基础科目,直接进入专业阶段考试。2025年豁免政策新增大数据相关课程认证,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额外豁免1门信息技术科目。
各阶段科目具体考什么?
基础阶段重点培养专业基础能力。M1会计学原理涵盖会计准则和报表编制;M6财务会计深入讲解香港财务报告准则;M10商业与公司法是唯一开卷科目,考核香港司法体制和公司法内容。2025年新增金融科技基础知识点。专业阶段侧重实务应用能力。M11财务报告要求掌握合并报表编制;M12企业财务包含战略管理和风险评估;M13企业鉴证考核审计业务流程;M14税法重点考察香港与内地税制差异。这些科目均为开卷考试,允许携带纸质资料。Capstone综合测试整合所有知识。4小时开卷考试中,考生需针对复杂商业案例提出解决方案。2025年新增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相关案例分析,要求考生展示跨领域整合能力。考前需完成3天模拟工作坊。
如何制定高效备考策略?
基础阶段建议每天学习3小时,重点掌握核心概念。会计专业考生可优先报考M6财务会计和M8审计原理,这两科通过率较高。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,配合真题练习效果更佳。专业阶段推荐组合备考。M11+M13组合适合有审计经验的考生;M12+M14组合侧重计算能力。每周完成2个完整案例分析,建立解题模板。开卷考试要提前整理好资料标签,确保快速定位知识点。冲刺阶段需模拟实战环境。Capstone考前3个月开始全真模考,重点训练时间管理能力。参加线上研讨会,学习高分答题技巧。2025年考试中,能引用最新准则的答案将获得额外加分。
好了,以上就是【HKICPA一共几门?科目数量、内容及备考策略】的全部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关于HKICPA相关政策,请访问HKICPA报考指南栏目!一键轻松GET HKICPA报名条件、报名费用、补学分、证书互换等全面信息!